<<观书有感>>教案设计【一】
教学目标:
1、能正确、流利、有感情地朗读古诗,背诵古诗。
2、自学生字新词,学会3个生字鉴”徘”徊。
3、能解释诗句中的关键词语,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;能借助图画,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。
教学重点:
理解诗意,明白诗人借方塘表达的感受
教学难点:
体会诗人所表达的读书的感受
教学过程:
一、导入:
1、同学们,这节课小编们共同来学习一首古诗,谁来读课题?(2人)一起读。
3、能用熹”组词吗?还记得熹”的意思吗?
今天小编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,把小编们的心里照得亮亮的呢?打开课本,小编们来读诗。
二、正确、流利地读诗。
1、放声朗读,将诗多读几遍,做到读正确,读流利。
2、指名多位学生读诗。
3、检查预习情况:
(1)这首诗中有3个生字,都认识了吗?指名认读。
(2)你能给鉴”扩上一两个词吗?诗中的鉴”又是什么意思呢?徘徊”又怎么理解呢?
三、想象画面,领悟古诗内涵。
1、读了这首诗,知道诗中是围绕哪一个事物来写的吗?(板书:池塘)什么样的池塘?
(1)生读诗,说给同桌听。
(2)指名说。(知道为什么说镜子是打开的吗?)
3、是的,这打开的镜子”可漂亮了。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副怎样的画面呢?让小编们提起笔来写一写。
4、指名交流。指导朗读前两行。
5、同学门,站在这清澈美丽的池塘前,你一定会和朱熹一起询为什么池塘这般清澈?你知道吗?活水
生说原因(板书:池塘--------清澈),师生引读后两行。
6、同学们,学到这儿,你有什么疑问吗?(生质疑)
师:对呀,是不是搞错了?小组长赶快带领组员讨论一下,这池塘和读书有什么关系?
(1)小组讨论
(2)指名交流
陆冲(3)看来这池塘在这里是有所指的,那活水同样也有着深意。谁再来说一说?(板书:头脑---------灵活)
(4)是啊,每天的读书学习就是那池塘上流大源头活水,只有日日读书,你的头脑才会明澈如镜,才会云影徘徊。所以题目是(生读)
(5)题目的意思是朱熹在看书时产生了一个感想,这个感想就是------(齐读诗)
四、背诵古诗:
时抬头望望远处的翠山,低头瞧瞧脚边的野草,他大目光停留在池塘里那跳动的波光云影上.突然,哗哗的流水声催生了他的灵感,他知道怎么去表达心里的意思了。(生齐背)
3、你记住这首诗了吗?自由背,指名背。
五、拓展延伸:
首关于读书的诗,其中问渠哪得请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是千古名句。前面一首<<冬夜读书示子聿>>也是关于读书的,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也是千古名句。除此之外,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古诗、名言警句?
2、全班交流,师补充。(另一首朱熹的<<观书有感>>)
无知,你才更有智慧。有人说,能够摄取书中营养的人要比吃得更多的人更健康。同学们,读书吧,因为每一本书就是一级级阶梯,你每爬一级,就意味着向智慧。向成功迈进一步!
【教材简解】
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,暗喻人要心灵澄明,就得不断读书,时时补充新知,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。
【目标预设】
2、理解诗句意思,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,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,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。
3、了解说理诗,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,懂得不断读书,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。
4、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,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。
【重点难点】
重点:理解诗句的意思,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,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,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。
难点: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,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。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。
【课前准备】
1、收集朱熹的读书名言和古诗,弄懂它们的意思。
2、预习<<观书有感(二)>>,理解诗意。
3、查阅资料,了解朱熹,并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朱熹。
【设计理念】
【设计思路】
始,教师带领学生读朱熹的读书名言导入到新课的学习。初步学习古诗时,要求学生带着具体的学习任务去自学,通过自学成果的检查,反馈初读成果,朗读做到字音正确、节奏鲜明。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诗句的意思,引导学生找出诗眼清”,抓住重点字鉴”和重点句天光云影共徘徊”,来感受半亩池塘的清澈明净。学习后两句诗时,引导学生体会源头活水对于池塘的重要性。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,领悟不断读书,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,是本课教学的难点。有了上面学习的铺垫,对照精心的板书设计,再加上教者富有启发性的疑问,这一难点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。
【教学过程】
1、这节课小编们继续学习<<古诗两首>>,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,这有四句名言,请你去读一读,试着读懂它们。【出示】
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。
活到老,学到老。
读书有三到:谓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
读书无疑者,须教有疑,有疑者,却要无疑,到这里方是长进。
mdash;能读懂吗?它们都是关于——读书的,读书也叫观书”,板书。能给小编们很好的警示,小编们一起熟记于心。【齐读】
3、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?(朱熹)【板书,强调熹”的写法】
4、谁能给小编们介绍一下他呢?这就是朱熹,【课件出示简介】默读,一起来读一读这段简介。
发了朱熹对读书的又一种思考,板书:有感。于是,他颇有感触地写下了一首诗——观书有感。今天小编们就来学习这首诗。
二、品析诗句理解诗意。
示:1、反复诵读,读准字音,读出诗的韵味;2、理解重点词语,说说各诗句的意思。3、借助插图,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。】生开始自学,师巡视,提示要扎扎实实把这三个要求落实到位了。一半时间后,可以建议学生互相交流交流。
2、检查诵读。
少一字。”你能声音响亮、准确清楚地把这首诗读给孜孜网(http://www.yww86.com)的粉丝们听听吗?【指名读,相机正音鉴”徘徊”,再指名读】
2)诗有了节奏,就会给人美的享受。谁又能读出这七言绝句的节奏来呢?【指名读,评价——抑扬顿挫轻重缓等,出示标注的节奏提示,男生齐读】
3)古诗大多运用逗号和句号,这里有个特殊的标点,你发现没有?(?)所以这句要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?小编们一起来读三四句。
小结:其实,读诗不在于语调的高低,也不在于摇头晃脑,在于把诗的节奏和韵味读出来,待会儿小编们理解了这首诗,读出的韵味会更足。
3、品读一二句。
1)俗话说,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。读了这么多遍,你知不知道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景物呢?【板:方塘】多大的方塘?【板:半亩】这是怎样的半亩方塘?用诗中的一个字眼来回答【板:清】
2)浏览全诗,哪几句描绘了它的清?(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)【出示一二句,一起读】
,指导写字,师范写,什么意思?(镜子)古人用的是铜镜,不用时,用软布把镜面遮住,用的时候再把它打开,这就是——一鉴开。半亩方塘一鉴开”,短短7个字,包含了一个多么美妙的比喻句,把半亩方塘比作一面(打开的镜子),写出了方塘的——清澈明净。【板:清澈明净】水的清澈明净还表现在哪?
方法:连词成句,调整词序,添加词语。(蓝天白云清晰地倒映在水中,来回地移动)蓝天和白云一齐映入水塘,慢慢地移动着,它暗示了小编们什么呢?(池塘的水在缓缓地流淌)
5)这两句诗描写了池塘优美的景色,明丽清新的自然风光总是让人非常喜欢。请同学们闭上眼睛,小编来朗诵这两句诗,你仿佛看到了什么?【师读,生交流】
能够感染人,它清新、自然、清爽、明朗,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?【指名读——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会读得更好,再指名读——女生齐读——一起美美地背一背这两句】
4、品读三四句。
如许?问、渠、哪得、如许什么意思?翻译一下,他有什么疑问?(为什么池塘的水如此清澈呢)是啊,到底什么原因呢?诗人自问又自答——为有源头活水来。【出示三四句】自问又自答这叫什么?诗中哪个词提示了你原因了?
一个多音字,在这儿读wèi”,第四声,作什么意思?(因为)它向小编们解释了池塘清澈的原因是——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。【板:源头活水】怎样的水才是活水呢?(有源头而常流动的水)
3)小编们可以想象:远处山上的瀑布流下的水汇成小溪,溪水源源不断流入方塘,所以方塘的水才能那样新鲜清澈。)
4)连起来说说这两句的意思。
如果没有活水源源不断的流进方塘,方塘会怎样?(水面就不会那么清澈了,池塘就会变成死水一潭,水还会被污染,天光云影也徘徊不起来,诗人更不会喜欢这半亩方塘了……)可见,源头活水对于小池塘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啊!
5、小结:同学们,诗人看到这半亩方塘虽然小了些,但因为有活水不断流进,水如此清澈,怎能不喜欢呢?配乐读全诗,读出诗人心中的喜欢之情。
三、辩论明理享受诗趣。
观书有感>>,可是……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,全写的是池塘和池塘中的.水)小编看诗题不如改成<<观塘有感>>你们同意吗?【鼓励学生畅所欲言,相机出示填空题:源源不断的活水流进使池水。不断地读书,不断汲取新的知识,使人__________。
板书:人的心智:更加聪明←读书汲取】
这一首诗,小编们又该如何去读?(重点读好哪得”,如许”,活水”,及问号。后两句要读得意味深长,一语双关)【指名读(2人)——齐读】
四、拓展延伸温故知新。
1、朱熹先生把读书的道理巧妙地藏在这首写景诗里,使人们一下子就接受了他的观点,真不愧为一个杰出的理学家。而像这样的诗叫作说理诗”。【板书:说理诗】
远近高低各不同)。当你克服了艰难险阻,取得成功时,回头再看那些困难,就会觉得,那些困难是那么的微不足道,这正是(山穷水尽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)。抓住时间,抓住机遇,努力奋斗,莫等岁月消逝,机会失去,空悲切,直后悔。这正是(莫等闲,白了少年头,空悲切!)人只有不断地读书,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,心智才会更加开豁,更加敏锐。这正是:(问渠哪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)】
五、反复诵读,完满。
1、同学们,好的诗句能流传百年,而朱熹的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几千年,现在在南溪书院”的活水亭”上,还能清晰地看得见朱熹的这两句饱含哲理的诗【出示,引读】
小编想,在小编们孜孜网(http://www.yww86.com)的粉丝们的心里也一定深深烙上了这两句让小编们思考一生的诗,读——问渠哪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的那么巧妙,让小编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!让这首诗启迪你一辈子,定格在你心里一辈子。【配乐读】(把自己的感受放到诗里去,这就叫读出韵味。)
4、品读完这首诗,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呢?
如果停止不前,不再补充新的知识,将会被社会所淘汰。所以,朱熹先生这首诗中所讲的道理,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。记住:学习是一件终身大事。
六、作业布置。
1、阅读朱熹的<<观书有感(二)>>,借助注释,说说诗句的意思,并想一想这首诗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读书道理。(灵活机动处理,若时间宽裕,就作为课堂上补充阅读)
2、搜集一些读书名言和富有哲理的诗和同学分享。
板书:
观书有感(说理诗)
朱熹
鉴
方塘清←源头活水
心智明←读书汲取
教学反思:
不知道为何今年的公开课小编却是那么的紧张,小编感觉应该是小编的年龄大了,上的不好怕伤面子啊!呵呵!
观书有感>>,总的感觉就是惭愧和遗憾,虽是备教材了,虽是查阅各种资料了,但是学生这块小编没有很好的备课,课堂上小编想抓住这首诗的诗眼,可是在第一个孩子说对了以后,小编希望有更多的孩子也能说出,或者小编要确信是大多数孩子都知道这首诗的诗眼,结果,小编问学生还有其他的答案吗?孩子们被小编误导了。以为第一个学生没有说对,哎,小编当时怎么回事呢?这个问题使得孩子们和小编都傻了,最可笑的是,拓展那块,小编出示了以前学过的说理诗的道理让孩子们猜是哪首古诗,结果,结果,孩子们又一次傻了。好,下课了,小编的教学内容也讲完了,可是一切也结束了。同事对小编说你选错文章了,这个不好上,还有同事说拓展太难了……呵呵,小编没有考虑到这些,以为小编会孜孜网(http://www.yww86.com)的粉丝们肯定也会,可是同事们都说,拓展那块小编们都想了半天呢!嘿嘿,考倒学生和老师们了!这两处是小编遗憾最大的地方,以后也多听听这样的课,看看,如何处理的更好,哎!
这篇文章也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首说理诗,喜欢诗中描绘的景色,美景配上小编的美文诵读还是不错的,总之还是不错的(自小编安慰一下),下次再努力吧!
以上就是孜孜网小编大虾米为大家整理的习书有感戊戌九月六日_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什么意思o_O?相关主题介绍,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,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!!
评论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