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,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,称晏殊为大晏,晏几道为小晏,时称"二晏"。
北宋的两个著名词人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。
闹银晏殊(991年—1055年),字同叔,抚州临川人。北宋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。
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(991),十四岁以神童入试,赐同进士出身,命为秘书省正字,官至右谏议大夫、集贤殿学士、同平章事兼枢密使、礼部刑部尚书、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、兵部尚书,1055年病逝于京中,封临淄公,谥号元献,世称晏元献。
晏几道(1038年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汉族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
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"二晏"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其小令语言清瞎蔽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磨弯州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<<小山词>>留世。
晏殊和晏几道是父子关系,晏殊是晏几道的父亲,晏几道是晏殊第七个儿子。晏几道自小就是锦衣玉食的待遇。
人物简介
晏殊(991年—1055年2月27日),字同叔,江西抚州临川人。北宋著名文学家、政治家。
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(991年),十塌此盯四岁以神童入试,赐同进士出身,命为秘书省正字,官至右谏议大夫、集贤殿学士、同平章事兼枢密使、礼部刑部尚书、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、兵部尚书,宋仁宗至和二年(1055年)病逝于京中,封临淄公,谥号元献,世称晏扒肆元献。
晏殊以词著于文坛,尤擅小令,风格含蓄婉丽,与其第七子晏几道被称为"大晏"和"小晏",又与欧阳修并称"晏欧";亦工诗善文,原有集,已散佚。存世有<<珠玉词>>、<<晏元献遗文>>、<<类要>>残本。
晏几道(1038年5月29日—1110年),北宋著名词人。字叔原,号小山,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晏殊第七子。
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、乾宁军通判、开封府判官等。性孤傲,中年家境中落。与其父晏殊合称"二晏"。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。工于言情,团和其小令语言清丽,感情深挚,尤负盛名。表达情感直率。多写爱情生活,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。有<<小山词>>留世。
父子关系。晏殊是厅扮晏几道的父亲,其中晏殊称为"大晏",晏几道称为"小晏",晏几道是北宋初年杰出的婉约派词人,字叔原,号小山,培运晏殊第七子,北宋诗人晏殊和晏几扮中灶道并称二晏。
以上就是孜孜网小编大虾米为大家整理的晏殊和晏几道什么关系_晏殊晏几道两人是什么关系相关主题介绍,如果您觉得小编更新的文章对您有所帮助,不要忘记讲本站分享给您身边的朋友哦!!
评论留言